置頂文

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

白雪公主之死


2004.10.11

歷經921的摧殘及毀損,重建之後的台中美術館,
讓我看到了台灣藝術文化不懈的努力。

雖然這三個月內回台中去了兩次,館內的修補工程似乎都一直進行當中(美中不足之處),但是最近幾個展覽真的令我感到驚喜及欣慰—
台灣畢竟也有屬於自己的藝術文化,而且是前有古人,後有來者,前浪推後浪呀!

展期已經結束的『漫遊者-國際數位藝術大展』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者,
突破了以往平面單調的創作及觀賞者被動的反應。
有些創作作品需要與參觀者互動才能呈現創作的設計及巧思,
另類的呈現方式打開了眾人狹隘的藝術觀,讓我嘖嘖稱奇,大開眼界!

10月10日,我和以前的同事相約到台中美術館附近的餐廳吃飯。
一頓愉快的用餐時光之後,意猶未盡的我們於是在暖暖的秋日之下,
在林蔭大道兩旁散步至美術館,決定順道進去看當期的展覽。

因為昨日,目前正在美術館當義工--導覽解說員的大學時代同學,
推薦我一定要看『愛之維谷--台灣當代繪畫的迴旋式』
新興畫家的聯合展覽。
在聽了她強力推薦幾幅個人主義意象濃厚的畫作之後,我也興致盎然了起來。

當期展覽,『愛之維谷--台灣當代繪畫的迴旋式』(展期93.9.25-10.31)
其中有一幅畫作名為:「白雪公主之死-現實」,畫面令我十分震撼:
背景為一間簡陋的浴室,有著舊式的馬桶,
在污垢沈積的拼貼磁磚浴缸旁躺著一身火紅的白雪公主,
她的右手因割腕而鮮血向下低著,但臉部的表情仍是洋溢著幸福的微笑。
現實的殘酷及白雪公主的微笑,強烈的對比也諷刺著時下禁不起考驗的速食愛情。

王子與公主最後過著幸福的生活。
這是每一個童話故事中末尾制式的完美結局。
下了台、下了戲之後的王子及公主,失去了觀眾,
面對彼此,只剩下柴米油鹽的殘酷現實。
但白雪公主無法面對一切,於是,她最後選擇是結束自己的生命。
一身的公主服及滿臉的微笑,代表了她臨死前,
仍不願面對她和王子真實的現實,
寧願在死後繼續做著她的公主夢。

這幅畫我給它五顆星。

即將踏上紅地毯,走入家庭的我,有了一個深思及借鏡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光臨Dana的家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