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

小尹尹5歲-趴趴走(台南)

2010年十二月有兩趟台南之旅。因為尹尹爸有多次到台南出差的經驗,對當地的路況和觀光景點都還算熟。



某日開車到台南半日遊。剛到目的地,爺倆都餓了,在路邊一家不起眼的日式料理小店吃午餐。等待期間,母女倆閒得發慌,索性拍照打發時間~



其實並不很餓,所以媽咪我點了清爽的鮮蝦沙拉。小尹尹當然還是烏龍湯麵囉~第一次看到烏龍麵裡有加高麗菜,果然是台南人的特別吃法。



尹尹爸的排骨飯,番茄和咖哩花椰菜也是一絕,還有日式煎蛋捲喔~



吃飽了,小尹尹繼續裝可愛當中~仔細看她腳上的粉紅凱蒂貓鞋,從整個下車到吃飯期間,都是穿反的呦~雖然小妮子知道自己又穿反了,但乾脆一路錯到底,固執地不願意換穿回來,完全是她"忠於自我"的個人風格~(其實是"死不認錯"啦!)



永福路二段,奉祀關老爺的武廟前。回到車上時,小尹尹偷偷將鞋子換穿回來了說~



走沒幾步路腿就痠了,乾脆坐在廟前的門枕石上。還在裝可愛~~



台南的武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(西元1647-1683),是台灣最早的武廟。俗稱大關帝廟,清雍正五年(西元1727)奉旨列入祀典,所以又稱祀典武廟。



武廟外的左前方,有祀奉照顧赤兔馬的馬使爺廳,仔細看右上方,還有門牌號碼喔!

尹尹爸在開車回屏東之前,還特地到武廟旁的義豐阿川冬瓜茶,買了一罐濃縮的冬瓜茶。有古早味的冬瓜茶,小尹尹喝得津津有味呢!
武廟的入口右側往巷子裡面走,就是大天后宮了。



狹小且斜陡的巷子裡,還藏了個典雅的梳妝樓,讓大天后宮的媽祖多了點貴婦人味。



這裡原是明朝皇室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,後施琅改建為媽祖廟,為全臺最早官建官祀的天后宮。



寧靖王朱術桂義不降清,自縊殉國,其五妃妾隨後亦自縊,忠貞節烈,不讓鬚眉,後人將之合葬於此。五妃廟位於中區寧靜的五妃街,沿著一小山坡而上,佔地頗大,環境清幽,前廟後墓的格局非常特別。



五妃廟前有間懷舊小棧,以杏仁豆腐冰聞名,天熱吃冰好消暑,當然要進去試試~


豆腐的杏仁味好濃好香,豆腐的口感綿密像豆花,價錢也意外便宜(一碗約25~35元吧),薏仁和綠豆煮得非常透嫩,相當好吃喔!第一次看到豆腐(或是豆花)下舖著碎冰,也是台南人獨創的口味吧!


民權路一段的東獄殿,主祀東獄大帝,也是全臺首廟。裡面功德司,速報司,范謝將軍和牛頭馬面差役均立兩旁,傳神的木刻雕像讓人印象深刻,廟內陰森的恐怖氣氛,事後回想起來,背脊上還微感發涼呢!

不過,來到這裡,一定要到對面巷子內,買包好吃的廣興炭烤豬肉乾,才不虛此行喔~



中正路131巷內聞名遐邇的雙全紅茶,讓愛綠茶甚於紅茶的我,也驚豔於它的茶香味濃。據說店老闆現煮現搖的紅茶,要當場品嚐,才能喝到最頂級的紅茶滋味,莫怪看到許多當地人,一拿到紅茶,立刻呼嚕嚕一口氣給它灌下喉~


開山路上的延平郡王祠,原名開山王廟,清朝沈葆楨為彰顯鄭成功為開發臺灣第一人所建。



建築配置和孔廟很像,也有東西廡,儀仗所和祭器所,還有太妃廟專祀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,和監國祠奉祀監國王克臧,以及鄭成功文物館等。


雖然近來媽咪一入廟宇古蹟,恍若來到世外桃源之仙境,眼睛和相機貪心地掃描美景不停息,幾乎忘了時間~但是,這兩個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我可沒給忘喔!看他們父女倆可以走到哪都形影不離,尹尹爸耐心陪著小寶貝,聽她天馬行空的各種幻想故事。我由衷希望,我們一家三口的感情,能夠一輩子都這麼親近親密,永遠都有說不完的話題,迫不及待分享的感受。



某天陽光普照的日子,搭火車來到台南,在附近轉搭觀光休閒公車。



觀光休閒公車有88安平線和99台江線兩種路線,一南一北,繞著台南各個觀光景點行駛。我們買的是一日遊公車套票(100元),當日不限次數,隨時都可以在想逛的地點上下車。而且票劵可免費參觀路線上的古蹟兩處,等於是門票的優惠劵,真的非常划算呢!


途經台江,來到安平古堡附近的劍獅埕。


這裡的7-11也很有地方特色~招牌繪有Open將坐在劍獅上喔~



店外牆上還有個超大的劍獅浮雕。


台南不愧是觀光勝地,這個也是超大的Open將,幾乎路過的小朋友,都搶著跟他來張合照,我家也不例外啦~



唉呀~斜眼裝鬼臉的小尹尹,妳的手在摸哪裡啊?


店內居然還存留著林家古厝的百年牆面,可見當地政府對於維護古蹟的用心。


途經滿是逛街人潮的安平老街,好不容易擠進了"林永泰興",買包古早味蜜餞解解饞。



店面不大,但是排隊買蜜餞的人好多,偏偏蜜餞都擺放在狹小的店內,不經一番閃躲推擠,眼明手快的費力功夫,要吃到我最愛的情人果蜜餞,真是不容易啊~


安平一帶某些民宅門上,經常可見咬著劍的獅頭,據說這是辨別昔日海防軍軍階的標記,軍人回到家即將身上的配劍放入獅口中,獅頭不同的顏色,代表不同的軍階。演變到今日,劍獅成了安平辟邪的吉祥物了。



尹尹爸說這家洪芋頭擔仔麵,才是台灣正港擔仔麵的始祖,當然要來嚐嚐味~



其實食客不多,也沒有大排長龍,但是百年店家講究"慢工出細活",所以這兩小碗其實等了將近三十分鐘啊~實在等的餓暈了頭,沒五分鐘就扒完囉~
一旁觀看他們的炸鍋,其實是猶如電鍋般的"小鍋",而且一次只炸一份,所以聞名的蝦捲也等了很久,當然一上來沒兩分鐘就吃光了~至於味道嘛~好像很普通耶,現在完全記不起來什麼滋味,可能跟"等太久"有關係,搞的人都快喪失味覺了。


尹尹爸最可憐了,他的滷肉飯足足等了四十來分吧?因為飯剛好賣完了,所以得"現煮",雖然賣相不錯,但我看他都快"餓飽"了,吃相沒平常的"正常",還邊吃邊嘆氣,相當哀愁的說~



天氣熱,胃口不好的小尹尹,又追加一根加了中藥的豬肉香腸~好吃到眼睛"金嚇嚇"。


最開心的是小尹尹,埕內有以十二生肖為主題的石雕座椅,每個都給它坐上去過過癮。這隻是豬,看來應是母的,請看下面自己意會囉。



這隻是猴子。埕內除了童玩手工藝和名產市集之外,也有一間二手書店。



雞和山羊。



小尹尹很喜歡這隻馬,手還伸到馬嘴裡面,久久不願下馬呢!



兔子也坐到了~好開心~可惜都沒看見爸比和媽咪的生肖-老鼠耶?



安平的伯龍豆花店,在德記洋行附近。



前身是美商唻計洋行。



現在變成懷舊小吃店,專賣豆花冰品等。裡面收集的老東西也不少,很值得一看。



父女倆一坐下,立刻點了招牌豆花來散熱。



原味豆花25元,花生豆花和冰淇淋豆花都是35元。豆花的口感相當綿密,很有古早風味。其實小尹尹不太吃豆花,上面那一球草莓冰淇淋才是她的菜啦!



豆花店前有個觀光小公園,地上的"安平五行",為台南貿易史的縮影。



往左後方前進,就是英商德記洋行和安平樹屋了。



雖然天氣很熱,看池塘中的小魚感覺相當愜意~



用汲水器洗洗手和臉,也非常清涼喔~



這個操場不知是前方小學的,還是公用地?因為四周沒有圍籬,而且又獨立於小學之外。



德記洋行旁是前鹽務總局局長朱玖瑩故居。



此地前身其實是台鹽宿舍,現今整修過後,和德記洋行與樹屋規劃為整體的觀光勝地。除了保留日式建築之外,一二樓均可見朱玖瑩先生的各類書法創作。



甚至有以楷書行書和草書寫在整面牆上的[心經],讓人為之驚嘆也驚艷啊。



英商德記洋行,現在也是台灣史料蠟像館。



入口處是旁邊的安平樹屋,久仰大名,一直想來看看。



安平樹屋原來是德記洋行的倉庫,光復之後因荒廢任由榕樹寄生,才造成今日樹屋共生的奇景。



生長在熱帶地區的白榕和雀榕,從幹枝生長出許多氣根和支柱根,可以鑽入岩隙任意生長,氣根增加了呼吸作用,垂到地面後伸長入地裡,加粗變成有支撐能力的支柱根。

靠著這些支柱根,讓榕樹不斷擴張,依附或包覆著牆面裡外生長,除了有"一樹成林"壯觀奇景之外,在互通的四座倉庫內來回穿梭,感覺很像進入了一座龐大的叢林迷宮呢!



離開樹屋回頭再往伯龍豆花店走,過馬路就是安平古堡了。這張照片是傍晚離開時補拍的,天空中的白點是月亮喔~



來到安平,當然也要逛逛有紅毛城之稱,舊稱熱蘭遮城的安平古堡

瞭望台正在整修當中,旁邊是古蹟紀念館。


沿著古堡石階往上走,可見安平古堡紀念碑。記得當天大陸團和日本觀光客很多,冬日暖陽普照,古堡內流洩著悠揚音樂與美妙歌聲,眾人四處觀看拍照,耳邊也不時傳來開心的交談與笑聲,太平盛世的歡樂景象歷歷在目。

但是,就在三個月之後,日本發生了311大海嘯,現在回想起來,那時猶如置身天堂般的感受,就好像做了一場夢,非常地不真實。


荷據時期的熱蘭遮城城牆遺跡一角~也盤據著榕樹~



仔細看牆上有個狀似剪刀形狀的痕跡,其實是用來將橫樑固定在牆上的鉤子,也有防震效果。因為是鎖[剪刀鐵]之處,所以又名[壁鎖]。



這個外城城門,據說是鄭成功入城之後,為進出方便再開的通道。


這棵小榕樹在此生根盤踞,由外向內看,景觀相當特殊呢!

其實當天天氣雖熱,但安平靠海,不時還是有海風襲襲吹來。小尹尹不改到一處,吃一處的習性,和尹尹爸聽著現場音樂演奏,悠閒地在一旁吃著冰淇淋。不過,因為沒吃完,尹尹爸接手當回收桶,冷熱夾攻之下,還吹著海風,結果當晚頭痛欲裂,還以為感冒了說~這是在熱蘭遮城博物館二樓往下拍的。



外城牆遺跡內,還有一個史蹟公園,沿著架高的木質走道前進,可以看見埋入地底的城堡遺跡考古現場。



安平古堡再過去就是官建的開臺天后宮,藍綠色的廟簷相當醒目。這兩個景點還有熱鬧的市集穿插其中,在媽咪逛廟拍照時,小尹尹和尹尹爸則在市集內,某個彈珠檯前殺時間,期望能夠刷新紀錄呢~(根據尹尹爸的說法,那天小尹尹"失常"啊,很快就玩完了說~)

晚上來到民族路二段的赤嵌樓 ,旁邊就是祀典武廟。



最近覺得晚上參觀古蹟的氣氛很特別,尤其夜晚的金黃色燈光映照之下,原稱普羅民遮城的赤嵌樓,更有古城的韻味。



這九隻贔屭(ㄅㄧˋㄒㄧˋ)馱碑,是乾隆時期平定林爽文事件所立。贔屭傳說是龍生九子之一,有似龜的外型,好負重,所以贔屭馱碑也稱"龜碑"。



赤嵌樓內供奉著鄭成功的畫像。



樓內的[赤崁樓]題字,其中的"崁"和"嵌"字同義。據說赤嵌樓這名稱始於清代,當時安平古堡也稱赤嵌樓。因為早年熱蘭遮城與普羅民遮城非常靠近海邊,漲潮時海水長會淹到城下,閩南人稱水涯高處為"墈",日久誤傳成"嵌",又因紅磚建築,所以"赤嵌"就成為兩城之通稱。



二樓是海神廟,展示著明代的航海船模型。



後面的文昌閣,城牆下石碑林立。右下方為城堡舊門,日據時期拆除大士殿時所挖掘到的。進入門內可看見拱門和石階痕跡。



供奉於文昌閣內的是五文昌之一的魁星,主管文運祿籍,右手執硃筆,左手握墨斗,一腳踏鰲首,有[獨佔鰲頭]之意。



特殊的瓶形門洞。



從內往外觀看,猶如景框,可延伸視野。



蓬壺書院如今只殘留門廳。



赤崁樓外的山根壽司吃飽餐一頓之後,正好旁邊有公車站牌,一家子等車坐回火車站。小尹尹走逛一天,腳痠囉,躺在椅子上休息還不忘作鬼臉。拍照之餘,驚覺這樣的姿態似乎有違公眾禮節,趕緊叫累癱的小孩坐正。


沒想到都坐上火車了,還可以對著夜窗繼續搞怪,是不夠累嗎?



擠眉弄眼一陣覺得無聊了,往媽咪身上一靠,啟動睡眠模式,沒兩分鐘就進入夢鄉囉!
這就是五歲的小尹尹,假日愛跟爸媽四處趴趴走,有的吃有的看又有的玩~給它按一百個[讚]啦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光臨Dana的家~